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聚焦核心素养 落实减负增效
发布日期:2021-09-29 14:54:33   发布人:泰日学校   

-------泰日学校理科综合教研组教研活动之一

新学期,新征程,在双减政策的背景指导下,我校理科综合组于91718日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组活动,金建平老师在九3班执教了《液体内部的压强》,朱俊䶮老师在八1班执教了《光的反射》。课后,组内老师集中三楼物理实验室进行了深度研讨:

 

付荣英老师认为:金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线索清晰,教学方法选择合理有效,课堂结构首尾呼应,在学生体验感悟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演示实验的探究、讨论、归纳得出液体压强与深度、密度的关系,构建了大容量的新知,值得我好好学习。朱老师的这节课,通过激光打靶小游戏,利用喷雾寻找光的传播路径,引入光的反射现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探究欲望,通过教学的三个主要环节,使学生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并初步学会观察与猜想,验证与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

 

程平老师认为:金老师的这堂课以情景和活动引发学生提出猜想,内容繁多却是条理清晰,从深度、方向、密度、质量四个方面来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引出控制变量法这一科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来进行科学探究,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朱老师通过对教材的深挖,设计实验,改进现有的设备自制教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中以实验穿插,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提升,体现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且利用自己的个人魅力,鼓励性的评价,使师生互动贯穿于整个课堂。

 

姜顺老师认为:朱老师本节课的一些凸出的优点主要有1、用学生能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展开教学内容;2、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各种层次的学生机会来体验成功;3、注重正面地鼓励学生的学习活动。

 

金建平老师认为:朱老师的这节《光的反射》,其中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三线与平面镜垂直的问题讲解起来就更难,所以,关于三线与镜面垂直的问题教材上也不作要求。但是朱老师能够深入钻研教材,利用自己创新设计的实验器材,将“同一平面”和“垂直”的问题立体的、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于光的反射定律理解的更加完整、透彻。整堂课通过问题提出、形成假设、制定方案、信息处理到交流评估的科学探究过程,不仅让学生领悟了科学道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很好的体现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宋羽薇老师认为:金老师的课贴近生活,通过突出液体内部压强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感悟物理和生活有着密切关系,使得学生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过程中,感悟、归纳的一般方法,明白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朱老师的课突破原有课堂格局,创新实验器材设计,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学生实验,让学生知道光的反射定律,初步学会物理研究的一般方法,在活动中逐渐建立物理模型,突破自我。

 

陈浩良老师认为:金老师的课一如既往的细腻和规范。本节课以情景探究应用的模式展开,从一系列有趣的小实验引发学生思考和猜想,到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实验、总结出规律,再到三峡大坝中体现的物理知识的应用,条理清晰。本节课的实验丰富有效,体现了教研员汪老师提出的三动,例如通过向保鲜袋中装水的实验让学生看到了袋子从瘪到鼓起的动态变化过程,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液体向各个方向产生的压强。朱老师的课充满了创新,他打破局限,从三维空间引出法线的概念,使学生能更深入更透彻的理解法线这个抽象的模型。本节课利用花泥和游戏棒模拟光的反射光路图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而且也能使学生体验建立模型的过程,提高思维和动手能力。本节课的活动非常有效,例如利用透明纸叠加,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进行对比,使学生清楚地观察到了两种反射中反射光线的不同,又能看到它们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杨阳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课都从实验出发,充分体现了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共同提出一个“核心问题”,围绕着这个“核心问题”有针对性的设计学生活动,进行实验猜想,两节课都关注现象背后的规律,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注重思维品质的提升与交流评价的作用。

 

这次的教研活动紧紧围绕着如何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并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无论是从教学设计、教具设计、语言组织,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新的考验,同时也为“新成长课堂”中将要呈现的新面貌指明了方向。

 

 

 

文字:杨阳

摄影:杨阳

审核:朱俊䶮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泰日学校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泰日社区泰青路142号      电话:021-57581476     邮编:201405
技术支持:奉贤教育信息中心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