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泰日学校理科综合教研组教研活动之三
发布日期:2020-11-23 16:59:11   发布人:泰日学校   

立足中考科学施策

 

1016日上午,泰日学校理科综合组继续围绕“立足中考科学施策”的主题开展了第三次教研活动。

首先,组内教师共同观摩了化学教师宋羽薇在九2班借班执教的《质量守恒定律》一课。随着近几年中考化学压轴选择题侧重于对定律、定义等内容的考查,本节课宋老师立足中考要求,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重新剖析和解读,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纯通过背诵和记忆等学习方法,将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定律的形成和建构上,鼓励学生大胆预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所给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得定律的结论,让事实更具说服力,更让学生对于定律的形成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紧接着,宋老师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以水电解的微观过程为例,带领学生理解了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也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紧接着,大家在七1班教室聆听了付荣英老师的《身边的溶液复习课》,本节课脉络清晰,分别从“溶液的形成”和“溶液的酸碱性”两条线索出发,将“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溶液酸碱性”两大重点作详尽的复习,“对照法”和“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也体现的相得益彰,尽管这是一节七年级的科学课,但是教学内容与九年级化学第三章《溶液》的内容息息相关,《溶液》是中考化学的重点和难点,而本节课紧扣中考考点,可见付老师将教材的研读和中考试题的研究有机结合,为将来九年级化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后,组内成员围绕这节课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陈浩良老师认为:宋老师的探究课各环节设计合理、实验设计巧妙,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付老师的复习课通过框架图的形式将溶液组成、酸碱性检验等知识点进行罗列,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王忠芳老师认为:宋老师在课上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付老师的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

姜顺老师认为:付老师的课堂中有很多的提问和回答,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经过考虑的,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感受到重视和激励。在讲到使用酚酞试液和石蕊试液测试酸碱性的方法时,可以考虑用一些对比图,让学生说说各种图示的优缺点。

付荣英老师认为:宋老师利用情境引入新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思维被充分调动,教态大方自然,非常有亲和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信任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新知,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

程平老师认为:宋老师的这堂课以实验为主,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了解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从实验得到结论,不断质疑,不断探究,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引导学生发扬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杨阳老师认为:宋老师的课设计巧妙,如果能在语言方面进一步加以推敲,增强课堂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让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更为透彻。

最后教研组长金老师总结道:宋老师的教学设计非常符合化学的学科特点,重视实验的设计、探究与结论的得出过程。同时,宋老师在实验器材的选择和设计上也是动足了脑筋,使得整个的实验过程便于学生进行操作。而付老师的这堂课主线清晰,整堂课围绕身边的溶液这个问题展开复习。在整个课堂的提问当中,学生回答问题的参与度和准备率都比较高,从中可以看出,付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老师们体会到不同学科之间却存在着很多内在关系,抓住了学科之间的共通之处,有利于大家互相学习,集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

 

撰稿:杨阳

摄影:陈浩良

审核:朱俊䶮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奉贤区泰日学校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泰日社区泰青路142号      电话:021-57581476     邮编:201405
技术支持:奉贤教育信息中心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262号